扬言锁死精密机床?日企订单如今腰斩1112亿,外媒:中国又亮底牌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小编将每日为您带来精彩内容,希望您不要错过哦~

文|李伯陵

编辑 |李伯陵


(相关资料图)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一直是全球精密机床的领导者,其产品以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性而闻名于世。

但是,日本的精密机床业正面临着一个强大的挑战者,那就是中国。

近期,据日本媒体《日经中文》上一篇文章表示,截止至今年6月,日本在国际市场上已经丢失了至少百分之四十五的机床订单,这一损失至少1112亿。

这让日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恐惧,日本到底做了什么?中国又是如何应对的?中国在精密机床上又有什么底牌?

一、中国机床市场的规模和需求

精密机床是制造业的“母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的制造技术涉及到数控系统、电子元器件、刀具、轴承等多个领域,是一项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

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精密机床的市场竞争就像一场“无声战争”。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成为全球最大的精密机床出口国。日本的精密机床以其高品质、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而享有盛誉,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然而,中国机床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受宏观经济波动、贸易摩擦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机床消费总量在2019年同比下降了8.7%。

国内市场结构不合理,所以出现了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低端产品则存在过剩的情况。

2019年,中国进口的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分别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7.4%和14.7%,而出口的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分别占国内生产总量的11.6%和17.8%。

国外竞争对手不断加强,特别是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在高端机床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机床进口来源国,2019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分别占进口总量的38.4%和28.5%。

二、中国机床行业的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

面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中国机床行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近年来,中国在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进展。

数控系统是机床的“大脑”,决定着机床的性能和功能。

目前,中国已经发展出了一批代表性的数控系统品牌,如华中数控、沈阳金工数控、广州数控等,其产品覆盖了中低端市场,并逐步向高端市场拓展。

据统计,2019年我国数控系统产量达到了63.5万套,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

功能部件是机床的“心脏”,直接影响着机床的精度和可靠性。

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主轴、导轨、滚珠丝杠等功能部件的国产化,并有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电主轴,其转速可达10万转/分,与国外同类产品不相上下。

智能制造是机床的“未来”,体现了机床的智能化和柔性化。我国已经在智能机床、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举例来说,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床云平台可以实现机床的远程监控、诊断、优化和维护,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通过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中国机床行业已经实现了一些重大项目的国产化。

2018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超高压水射流切割机床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提供了切割服务。

次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型数控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成功交付给中国一重集团,为我国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了加工支撑。

2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速五轴联动数控铣削中心成功通过航空工业集团的验收,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提供了保障。

三、日本“锁死”精密机床

然而,随着我国机床行业的高速发展,日本对此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并采取了“锁死”精密机床的策略。

在提高价格方面,日本利用其在精密机床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针对中国市场实行高价策略。

他们深知中国对精密机床的强烈需求和渴望,相信即使价格昂贵,中国仍会买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利润,还能抑制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动力,使其难以与日本产品竞争。

而在限制出口方面,日本运用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制定和执行各种限制性协议和规则。

将精密机床视为敏感技术和战略物资,他们不愿将这些关键技术出口给潜在的竞争对手或敌人,特别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制造业大国。

日本甚至借助美国主导的限制常规武器和双用物品及技术出口的瓦森纳协议(Wassenaar Arrangement),将中国列为不受欢迎的对象,加大了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这两种策略相互结合,形成了日本对中国实施的“锁死”精密机床政策。通过这种政策,日本希望能够维持自己在精密机床领域的垄断地位,同时遏制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崛起。

然而,随着中国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锁死”策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四、中国“破解”精密机床

然而,日本的“锁死”精密机床政策,并没有如愿以偿地阻止中国的发展。相反,这一政策激发了中国在精密机床上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的决心和能力。

中国对精密机床的发展采取了两种策略,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

我国充分利用自身在市场规模和资金实力上的优势,积极从日本等国家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精密机床设备和技术。

然后,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改进,逐步掌握了精密机床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这样的学习借鉴让中国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为后续的自主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借助其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持续增加的科研投入。中国建立了一批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精密机床研发和生产基地。

通过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准确把握,中国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精密机床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还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精密机床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这两种策略的结合形成了中国对精密机床实施的“破解”政策。中国希望通过这一政策,摆脱对日本等国家的依赖,实现在精密机床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而这个过程,不仅是一场关于技术和产业的竞争,更是一段关于国家崛起和自主创新的挑战与探索的故事。

在这个“无声战争”中,中国不断前行,为全球精密机床领域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五、日本“惨败”精密机床

中国在精密机床上实施的“破解”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中国在各个类型和等级的精密机床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无论是数控多轴联动车床、大型龙门机床、超高精度光学磨床,还是齿轮滚刀、电加工机床、刀具等配套产品,中国都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和销售的能力。

这种进步也体现在市场份额上。根据国际机床工具协会(IMTMA)的数据显示,到了2022年,中国在全球精密机床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28.6%,位居第一,而日本则下降到了16.8%,居第三。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精密机床市场。同时,中国从日本进口的精密机床数量下降了26.7%,金额下降了29.4%;而中国向日本出口的精密机床数量则增长了18.2%,金额增长了21.6%。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挤压了日本的份额,还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了日本的客户。这对于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中国的自主创新和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让它成为全球精密机床领域的领先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也证明了中国在制造业和高端技术领域的崛起不可小觑,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外媒:中国又亮底牌

中国在精密机床领域的发展引起了外媒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已经在精密机床上实现了“量的飞跃和质的提升”,并且“正在向全球市场输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文章还称赞中国在精密机床上的发展“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并且“体现了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雄心和决心”。

同样,英国《金融时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分析了中国在精密机床上的优势和潜力。

文章认为中国在精密机床上“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强大的政策支持、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灵活的商业模式”,并且“正在利用自己的规模效应和成本效益,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

文章还预测中国在精密机床上“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并且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外媒普遍认为中国在精密机床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对日本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他们认为中国在精密机床上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底牌,展示了自己在制造业领域的实力和信心。

中国在精密机床领域的成功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以及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雄心和决心。

随着中国继续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提升,未来有望在全球精密机床市场上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结语

精密机床是制造业的“母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实现了在精密机床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外媒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已经超越或即将超越日本,在精密机床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这是一个值得骄傲和欣慰的事实,也是一个值得警惕和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在精密机床上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在某些高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领域,我们仍然依赖于进口;在某些新兴、前沿、战略性的领域,我们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关键、核心、基础性的领域,我们仍然面临着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骄傲自满,也不能因为遇到了一些困难而气馁失望。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加快推进精密机床的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不断提升精密机床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新股
市场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证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